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系统总结了棉花衍生资源的回收和高值化利用现状,并提出针对性转化策略,为棉花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以“Upgrading cotton-based resources for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bers, functional fibers, smart textiles, and other high-value use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碳水化合物聚合物(Carbohydrate Polymer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12.5)上。
棉花衍生资源,包括废弃棉纺物、棉纺废料和棉纤维,是重要的纤维原料,可用于制造可再生纤维素纤维、纤维素材料、功能纤维、智能穿戴纺织物等高价值产物,但是目前缺少系统的知识整合和完整的利用思路。
该研究基于棉花衍生资源的化学结构和特性,总结了废弃棉纺物回收、再生纤维素纤维制造、纤维素材料创制、功能纤维和智能穿戴纺织物研发新技术,并提出针对性转化利用策略,如采用绿色纤维素溶剂提高废弃棉纺物制造可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效率、通过调节纤维素内部化学键创制先进纤维素材料及利用棉花胚珠合成功能纤维等。研究结果为棉花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棉纤维衍生高值产品开发提供了指导。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新疆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资助。中棉所蔡成固博士为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李付广研究员和杨作仁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rbpol.2025.124195

棉花衍生资源制造可再生纤维素纤维、功能纤维和智能穿戴纺织物等高值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