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期刊学会» 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 学术活动

中国棉花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2009年年会(北京)

2009


发布时间:2021-10-22 来源 : 访问量 : 作者:
字体

  中国棉花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2009年年会于8月8-9日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来自全国产棉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研、生产、管理和企业的632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由中国棉花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承办,国欣农研会协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山东农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为大会提供赞助。

  出席庆典和年会开幕式的主要领导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薛亮,副院长刘旭,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马淑萍,科技部农社司副司长贾敬敦,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孙其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李振声,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邹瑞苍,中国棉花学会理事长、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王小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冯锋,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副局长戴晓枫,农业部种植业司经作处处长王戈、副处长龙熹,中国农学会学术交流处处长王全辉等。开幕式由中国棉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王坤波主持。主席台就坐的还有到会的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张天真、张献龙、郑文俊、马峙英、李召虎。

  开幕式首先由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孙其信致贺辞。孙校长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对到会的代表表示了热烈欢迎,并说:中国棉花学会把30周年庆典活动暨2009年年会交由中国农业大学承办,充分表明学会对中国农业大学的信任,我们一定能把这次会议办好。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学会会长危朝安因故未到会,他的讲话由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马淑萍在开幕式上进行了传达。讲话指出,我国棉花科研要积极应对挑战,调整思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满足产业的需求,在解决棉花生产的应急任务、基础工作、新技术创新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为我国棉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支撑,实现棉花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友好的协调发展。科技部农社司副司长贾敬敦代表科技部讲话,认为本次大会是我国棉花科技事业回顾过去、总结成果的一次盛会,更是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一次大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薛亮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棉花学会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向学会提出3点希望和建议,指出:学会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中国棉花学会的平台优势,整合资源、团结协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保障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上,中国棉花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向大会做了学会30年工作总结。报告分9部分对学会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未来学会的发展提出了6大新思路,决心将中国棉花学会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会。随后,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马淑萍代表中国棉花学会宣读了《给老专家的致敬信》,指出:老专家、老领导不仅是棉花事业的创造者,也是棉花界的精神财富。致敬信代表了学会全体会员的心意,也道出了棉花产业界全体人士的心声。一批年轻人向16位老专家代表献了花,以表达在岗的科技工作者对老科技工作者的敬意。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汪若海研究员代表老专家讲话,他还带来了浙江大学季道藩和南京农业大学潘家驹两位老教授对大会的祝贺。他为自己和其他老一辈科学家能亲身参与并见证棉花科学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对棉业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同时给新一代的中青年科研骨干提出了殷切希望。国欣农研会会长卢怀玉代表全国4000万户棉农向老一辈科学家表示衷心感谢,祝愿老科学家们身体健康,并祝中国棉花学会越办越好。在欢快的乐曲中,大会给30年会龄的老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此举充分表达了中国棉花学会对三十年来为棉花学会献计献策的老会员的谢意和敬意。开幕式最后由河南农科院经作所谢德意研究员代表青年讲话,表达了为棉花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决心。

  开幕式之后就进行了大会主题报告,报告人及其题目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浅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中国种业改革发展与展望”,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中国棉花的发展与任务”,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马淑萍“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张献龙“棉花细胞遗传操作及形态发生的基因控制”,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毛树春“我国棉花种植技术现代化”,拜耳作物科学棉花育种家David Becker博士“US Cotton Breeding: Bayer CropScience”,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抗虫三系杂交棉研究进展”。主题报告给代表们带来了新的科技信息,其中李振声院士指出,我国粮食要把保面积、攻单产、节消费结合起来,这样,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马淑萍副司长在报告中强调棉花生产要以满足国内纺织品消费用棉需求为目标,以稳定面积、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重点,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棉花竞争力提升,实现棉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棉花种植面积要稳定在567万公顷以上,实现总产750万吨或800万吨以上,满足国内纺织70%的需求。

  9日上午按照两个主题分组,一是“高产创建”,二是青年学术论文交流。高产创建是农业部今年工作的重要举措,各地纷纷响应。在高产创建小组会上,共187位代表参会,9人发言。湖南、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湖北等七省汇报了省级高产创建的主要措施、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相关建议。农业部种植业司经作处王戈处长一直聆听会议,并把高产创建的目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认真、耐心地解答了各位代表提出的问题。此次论坛到会人数之多,影响之广泛,对提升各省高产创建的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在青年学术论文交流中,来自新疆、山东、湖南、江苏、四川等省(自治区)的8名青年科研人员作了报告,近200位代表参加了交流。青年们选题较广泛,论文准备较充分,报告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与会代表的兴趣,提出了问题,进行了讨论。报告之后,进行了优秀论文评选。经过与会代表无记名投票、理事长秘书长联席会讨论,最终确定获奖名单。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艾先涛的报告获一等奖,题目是“南疆自育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新疆兵团农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刘昌文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中心王红艳分别获得二等奖,题目分别为“棉花超高密植暨高矮配置栽培模式研究”和“棉花病害拮抗细菌LQZ2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9日下午按惯例分综合、基础研究、遗传育种、栽培与植保4个组进行交流。参与各组交流的代表共500余人,分组报告有24人,讨论内容涉及到棉花科研各个领域,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热烈的探讨与交流,形成了一些共识,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和观点,对我国棉花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日晚上进行了本次庆典活动及年会的闭幕式和文娱晚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中国棉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坤波做了简要的大会总结。之后,举行青年学术论文颁奖仪式,向获奖者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奖金分别为2000元和1000元。此时,掀起了闭幕式的高潮。部分产棉省(区)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活跃了闭幕式的气氛,山东棉花中心主任王留明自己作词、自己谱曲、自己演唱的“棉花情怀”,把与会代表的心凝聚在一起,大家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由30多人组成的新疆合唱队奉献了“为你而高歌”(“你”是指中国棉花学会)的节目,集诗、歌、舞于一体,歌唱学会大家庭,歌唱民族大团结。随着“我们新疆好地方”的乐曲,他们跳起了维吾尔族舞蹈,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掀起了闭幕式的又一个高潮。全国棉业界同仁在一起欢庆中国棉花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同舟共济,共谱中国棉业新篇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闭幕式晚宴中穿插的抽奖小环节更是给代表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欢乐。大会在歌声和笑声中胜利闭幕。

  会议的前一天,中国棉花学会理事长喻树迅组织召开了常务理事会。会议的承办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李召虎汇报了大会的筹备情况,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坤波对年会的有关事项做了进一步安排和部署。会上增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刘全义为常务理事,广西大学教授周瑞阳、湖南棉花研究所所长卢翰为理事。

  会前,编印了论文集,共收录文章123篇。出版了《中国棉花》增刊,内容为全国和各产棉省棉业科技进步30年总结。还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棉花学会三十年》纪念册。此书详实地搜集记录了中国棉花学会三十年走过的辉煌历程,给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活动奉献了一份厚礼。

  会后,部分代表前往河间参观了国欣农研会的科研设施和棉花科研实验地,看到了该农研会的技术实力、科研成就,尤其对现场实验地田间管理的规范,代表们的称赞声连连不断。

  这次庆典活动和年会是棉花学会成立三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次集会,参加人数多,活动内容丰富。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积极组织和国欣农研会的全力配合下,整个会议组织严密有序,服务周到热情,活动开展得十分圆满,与会领导和代表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次大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它必将激励全国棉业界同仁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棉花科技工作新局面,为棉花事业的发展再创辉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2021年年会(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