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 获奖名称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 获奖等级二等奖
  • 获奖年度2000
  • 本所排名参加
  • 添加时间2008-11-22
  • 访问统计
  • 获奖经历 2000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 获奖人员 赵广才、田奇卓、许 轲、郭艳春、杨兆生、王志和、曹丽华、张洪程

成果信息

      研究提出超高产小麦优势蘖组的概念及利用模式,即在多穗型品种超高产栽培中,充分利用一级分蘖的1、2、3蘖加主茎的合理利用模式;提出超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动态指标及高效施肥策略,即为促进冬前分蘖和保证早春生长,底施氮肥应占计划总施肥量的40-50%,雌雄蕊分化期是小麦生长发育需氮的高峰和关键期,应施入计划总施氮量的40%-50%,扬花期施入计划总施氮量的5%-10%左右。提出超高产小麦小花分化规律及应用对策;确定了超高产小麦品种指标并选育出2个超高产小麦品种,即超高产小麦品种应具有超高产潜力(亩产600公斤以上)、矮秆(株高80cm左右)、抗逆(抗病、抗倒)和产量结构协调(每亩成穗40-50万,穗粒数33-36粒,千粒重42-46克)的特征。提出“三优二促一控一稳”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本项成果已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部分县(市)示范推广,近4年来累计推广1200余万亩,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左右,累计增产6亿公斤以上,按国家保护价每公斤小麦1.28元计算,创经济效益7.68亿元以上,其中该项技术节省一次返青水,平均每亩节约水电费20元左右,与增施肥料需增加投资基本相抵。
      本项目所完成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是集多单位多学科的合作研究,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在较全面研究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并结合生产实践,集成配套的综合超高产栽培技术,具有明确的技术指标和很强的可操作性,可在豫、鲁、冀、苏等主产冬麦区的高产麦田中推广应用,使上述地区的小麦生产更进一步。并将带动全国的小麦生产,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资料来源:课题组提供)
      本项目曾获得2000年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赵广才、张保明、许 轲、杨兆生、王志和、张洪程、于振文、田奇卓、王化岑、李春喜、段臧禄、张桂兰、明纪经、刘建宗、陈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