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新闻动态» 最新动态

人民日报:走近机采棉

发布时间:2013-10-23 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20日 第一版 访问量 : 作者: 蒋建科
字体

  10月19日上午,河南省安阳市白璧镇,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千亩试验田里,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像小麦收割机一样的棉花收获机开进棉田,雪白的棉花瞬间从棉秆上卷进机器。机器来回在地里奔腾,不一会儿,一亩地的棉花被收完了。前来参观的人和当地棉农看后连连称赞:“看来棉花以后还得靠机器收获了!” 
    “机器收获是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指着正在收获的机器说,这是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国产采棉机,每小时可以收获7到11亩,采净率达到93%,每台价格30多万元,仅为进口机型价格的1/10。这种自走指杆式采棉机是一种新型棉花采收机械,可适应不同的棉花种植模式,结构简单、性能优越,满足了我国广大棉区轻简型棉花收获的需求,在新疆、河南、山东、河北以及南方棉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机器采收的棉花很快被运回到不远处的加工厂,经过去杂工艺,送进轧花车间,轧花打包。 
    李付广掰着手指头说,现阶段棉花生产用工每亩20个左右,人工费高达每亩1000元以上,占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其中采摘用工占主要部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籽棉人工采收费用每亩达400到500元,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人工采收的费用更是高达每亩660到1300元,占劳动力用工成本的80%,人工成本和植棉效益的平衡点已经被打破,唯有发展机采棉,大幅度降低人工投入,方能提升我国棉花种植行业的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研究员说,全世界大约30%的棉花是机采的。我国棉花机器采收起步晚,大型收获机主要依靠进口,已经成为制约整个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瓶颈,大力推进机械化植棉是我国棉花发展的出路。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姜振东总农艺师一行来我所考察 下一篇:农民日报:大漠花开:起飞中的内蒙古棉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