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中棉所优质棉基地县科技服务

  • 获奖名称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 获奖等级一等奖
  • 获奖年度1990
  • 本所排名第一完成单位
  • 添加时间2008-11-22
  • 访问统计
  • 获奖经历
  • 获奖人员 项时康、杨汝献、刘 刚、林光海、李俊义、王化民、张文庆、陈建华、李成葆、谢方灵、余鸿基、张燕萍、高 迅

成果信息

      我所优质棉基地县科技服务重点是抓好黄淮海棉区。在不同生态区,选择河南扶沟、商丘及新乡为基点县,开展科技服务。
      一、在各县分别建立了示范区,因地制宜推广麦棉套种和盐碱地植棉等规范化栽培技术。1988年7.8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皮棉83公斤,比当年各县大田单产平均提高28.1%,三个县棉田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以上,单产稳中有升,总产比“六五”增加25.3%。示范区促进了三个县棉田面积稳定和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三个县都建立了棉花良种繁育基地。仅新乡一个县1986-1988年就生产中棉所12原种一代480万公斤,提供外地250万公斤。已基本形成了以我所为核心,以驻点县为基地、遍布南北两大棉区的中棉所12良种“育、繁、推”的体系。
      三、在全国首次主持完成黄河、长江流域棉区优质棉基地县及部分集中产棉县(184个)棉田土壤样品养分含量的测定。查明了不同生态区棉田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提出了要高度重视棉田优化平衡施肥的建议,反馈到全国棉区,为各地制定施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参加了设计制造单位研制泡沫酸脱绒机的全过程,对其棉子加工质量进行监测,并提出多项有价值的建议,加快了设备的定型。研究制定了种子加工质量监控参数及监测方法与标准,并向使用单位进行传授,促进了种子标准化和新品种推广速度。此项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
      五、主持测试了北方7省92个试点各三个品种两年的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初步明确了不同生态条件与棉纤维品质的关系,为各棉区生态育种和改进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六、举办六期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中级技术培训班,各驻点县举办现场培训,共培训农民技术员和植棉户近2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6万余份,还主编《科技服务简讯》,促进了棉农和基层干部技术素质的提高。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科技成果)